创业家&i黑马讯(朱丹) 11月22日消息,由创业黑马主办的“第十二届创业家年会暨产业加速大会”今日在北京举办,会议主题为“新一亿中流年代”。

大会上,小罐茶开创者杜国楹获评2024“年度创业家”。

杜国楹的获奖理由为:他是连续创业家,他用“倒做”逻辑,从辨别用户需要和应用场景出发,设计商品、介入Supply chain、改造Supply chain,先后塑造了背背佳、好记星、E人E本、8848手机等爆品。

2024年开始,他用工业化、标准化办法改造传统茶产业,让茶成为快消品,突破增长的边界,做成高档茶的第一品牌。

在获奖后的演讲中,杜国楹从科学的维度,分析了创业的底层逻辑。

他觉得,创业的核心是要回答做什么、如何干、如何想三大问题。

商业世界不断颠覆的只不过表现形式,而人性和商业的本质从未发生改变。

创业人士都要尊重商业知识,不然就会遭到市场的惩罚。

以下为经创业家&i黑马编辑过的演讲节选:我是一个连续创业人士,过去2024年中有5次创业经验:背背佳、好记星、E人E本、8848和小罐茶,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和独家的考虑。

创业是一门科学历程了多次创业,我觉得创业是一门科学。

每一位创业人士在创业前,都需要回答做什么、如何干、如何想三个问题。

1、做什么。

每个人都有我们的特质、经验、爱好和情怀,科学选择创业方向尤为重要。

每一次创业时,我都提醒自己四个字“顺势而为”。

“势”,指趋势和优势。

创业人士要短看优势,长看趋势,同时要做对趋势,用足优势。

创业成功与否,短期内把握创业核心团队的优势尤为重要,这是创业第一阶段成功与否的要紧条件,甚至是决定性原因。

但长期来看,创业需要要做符合行业趋势的事才能成功。

2、如何干。

创业如何干,需要洞悉“商品、市场、销售、管理”四大要点的本质。

· 在商品上,创业人士要洞察人性的弱点和优点。

人性是懒惰的,对于商品都渴望有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法。

大家要通过不断地探寻痛点,打磨商品,让用户有一个好、持续的体验。

同时,人都追逐美,要借助人性的优点去打造一个出色的品牌。

· 在市场方面,创业人士要关注内容的创造与传播的效率。

打磨内容永远在媒介传播之前。

假如没好的内容,任何一种表现形式,最后内容的传播效率都是低下的。

· 在销售层面,本质是分配与管理利益链。

企业是价值创造的主体,途径是价值传递的主体,创业人士怎么样合理分配利益,让每个参与者利益最大化,驱动每个成员效益最大化,是一个要紧原则。

· 创业人士在人才管理上,也要遵循顺势而为的原则。

江山易改本性难移,这一点同样适用于人才管理。

大家要想改变一个人的弱点,让他成为一个出色的管理者很不简单。

大家尽量地辨别一个人的优点,将他放在适合的职位上尤为重要。

商业世界不断颠覆的只不过表现形式,而人性和商业的本质从未发生改变。

电视的收视率在降低,但用户都被抖音短视频等短视频平台吸引了。

抖音短视频内容的表现和电视本质没变化,仍然是内容。

电子商务范围也是这样,十年前电子商务的市场份额很低,今天愈加成熟。

但它和线下途径并没本质不同,只不过表现形式发生变化。

3、如何想?创业人士在决策时都要尊重商业知识和企业的本质。

在我看来,企业的本质是为买家提供有价值的商品和服务。

无论企业有多大,假如不可以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商品和服务,就没存在的原因。

同时,创业人士应该深刻认识到伟大的品牌都是伟大的价值观的产物。

大众会依据企业的表现行为去评判,事实上这都是表象。

企业的背后非常重要的是人,人的背后则是价值观。

由于伟大的使命和愿景,将一群人聚合在了一块,才能生产出优质的商品和服务。

在我首次创业时,我没尊重知识,最后遭到了市场的惩罚。

伴随时间的推移,大家发现商业的知识是颠覆不了的真理。

将来三十年,专注中国茶我创业二十二年,辗转五次,此前一直不了解自己比较适合干什么,目前我终于找到了我们的终极梦想——将来三十年,专注中国茶。

过去七年半,我一直沉浸在茶品类中,思索传统的中国茶应该怎么样革新和突破。

我深入了中国茶的核心产区,目睹了所有些细节,发现现在茶业仍是一个很传统的产业。

中国人的语境中有三个茶:柴米油盐酱醋茶、烟酒茶、琴棋字画诗酒茶。

柴米油盐酱醋茶偏农商品、烟酒茶是偏消费品、琴棋字画诗酒茶则偏文化商品。

茶的载体是一样的,但在大家不一样的生活场景当中,饰演的角色差异非常大。

柴米油盐酱醋茶中的它是一杯饮品,烟酒茶它是一杯“瘾品”,琴棋字画诗酒茶,它则是一杯“玩品”。

大家察看发现,市场上没一个茶叶品牌,可以同时兼顾这3种场景和人群。

对于茶叶,大家核心考虑非标商品怎么样标准化。

中式快餐、茶叶、中医、玉石都是国粹,但每个品类中都没出现一个强势品牌,本质缘由是没达成标准化。

假如中式快餐只能紧急依靠出色的厨师,中式快餐不可能出现比肩麦当劳的公司;假如中医对一个老中医号脉、把脉依靠这样之重的话,中医标准化的道路怎么样去做?而西医通过验血化验,所有些大夫可以一样对症开药。

我总结发现,这类问题的本质是中国的经验思维和西方的科学思维之间的差异。

东方所有些东西都是传统的产物,中式快餐需要经验,茶叶需要经验,中医对经验更是无比依靠。

但在西方成熟的商业市场中,他们通过科学的思维解决了这一问题,商业也达成了规模化的进步。

这是中国茶业面临的第一大问题,在底层的思维逻辑中,怎么样将传统的经验思维切换成科学思维,重新审视茶叶尤为重要:为了喝上一杯好茶,不上山、不爬树是喝不到好茶的,这是茶业品牌最大的悲哀。

要用专业团队来解决复杂的茶饮标准化问题,无需懂茶,用户就能喝上一杯干净、安全、高质量的茶。

因此,大家需要把复杂的中国茶做简单。

第二,在不一样的消费场景当中,传统功夫茶的应用场景是很有限的。

在办公室,在移动场景下,用户到底如何样去喝茶?大家能否给用户更多的选择?因此大家要把繁琐的茶饮做方便。

只须有心情的时候,用户就能坐下来去享受一杯传统的功夫茶。

第三,目前为何青年喝咖啡,不喝中国茶?事实上,不是中国茶老了,只不过它的表现形式没跟上这个年代。

因此,大家要把传统的中国茶做时髦。

第四,大家要把产地思维导向转变为品牌导向。

大伙都了解中国的四大名茶——西湖龙井、云南普尔、武夷大红袍、安溪铁观音,都是产地+品类。

铁观音哪个最好?西湖龙井,喝哪个品牌?用户不了解。

事实上,中国传统的十大名茶全是公共品牌,不是商品品牌。

因此,大家需要要站在传统品类认知的基础上,让用户打造新的商品和品牌认知。

用专业的力量把复杂的中国茶做简单、把繁琐变方便、把传统变时髦、把产地和品类思维导向品牌思维,是大家现在正在做的事情。

它的内核是科学的思维、消费品思维,让小罐茶成为现代派的中国茶。

事实上,不是青年不懂中国茶,是中国茶不懂青年。

整个行业缺少用户的视角。

同理,不是世界人民不喜欢中国茶,是中国茶没跟上世界的变化。

国盛茶兴,在柴米油盐酱醋茶七大刚需中,茶的刚性程度比米面粮油要差,但一旦国家进入比较兴盛的历史时期,茶消费立即崛起。

中国的当地市场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消费市场,国家势能为品牌强力背书的年代已经到来。

茶是一个古老的行业,但我坚信它也是一个伟大的行业。

年代赋予了大家这一代人伟大的使命。

让大家一块努力,谱写古老而又伟大行业的新篇章。